葡萄酒酿造是多种微生物参与代谢的过程,其中的微生物在没有外源接种的情况下通常认为源自酿酒葡萄本身.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沙城地区不同品种酿酒葡萄表皮的微生物群落,旨在从源头上了解葡萄酒酿造原料的品质,为研究酿酒葡萄微生物对酿酒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无论细菌还是真菌丰富度最大的均为雷司令,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8个门,优势细菌主要是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6个属.真菌仅分布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3个门,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镰孢属(Fusarium)等9个主要的属.细菌中心OTU最相似菌种分别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等,真菌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茎点霉(Phoma s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以及大量未知种属的OTU.研究表明,葡萄品种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的因素,推测酿酒葡萄上的一些微生物会对葡萄植株的健康、葡萄果实的品质以及葡萄酒酿造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
目的:从pHSS6-mTn-3xHA/lacZ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能高水平表达lacZ基因的质粒载体.方法:文库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挑单克隆,提质粒约200个,Notl酶切,分别转化酿酒酵母,通过URA3和lacZ的表达筛选出能发生同源重组,并能高水平表达lacZ的质粒载体.结果:200个质粒分别转化酿酒酵母,通过SC-URA筛选出11株能发生同源重组的重组子,再通过lacZ显色反应,筛选出两株有lacZ基因表达的菌株,其中一株能高水平表达β-gal,另一株有较弱表达.结论:筛选出的质粒载体为其它外源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稳定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简介了宁夏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产20多年来在建园和成龄葡萄园改造提升的成果与经验;在宁夏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审时度势,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供决策者和生产者借鉴参考.
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在未处理啤酒废水及改良啤酒废水中的生长及积累油脂特性,并优化了改良啤酒废水培养小球藻的营养盐组成.优化得到适于培养小球藻生产微藻生物质和积累油脂的改良啤酒废水培养基组成为:在未经处理的啤酒废水中添加KNO3 0.50 g/L、MgSO4 0.75 g/L、Na2HPO4 0.75 g/L,调整pH至8.0.在此培养基中小球藻细胞质量浓度达0.94 g/L,为对照组的2.69倍;体积油脂产率达11.84 mg/(L·d),为对照组的1.97倍.研究表明,利用改良的啤酒废水培养小球藻可同时实现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与降低微藻培养成本的双重目的,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对酿酒后的副产物--葡萄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述.一方面可从中提取多酚类化合物(包括红色素、单宁、白藜芦醇及其它酚类等)、酒石酸、葡萄籽油、蛋白质、食用纤维等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可以用于酿醋、制作饮料等.
花色苷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及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以及化妆品行业.据相关部门统计,2007年我国酿酒葡萄年产量超过200万t,其中大约70%用做酿造红葡萄酒,而酿酒葡萄的出渣率约在10%左右,其中33%为葡萄皮渣,即每年大约有4.6万t的葡萄皮渣被丢弃.本文探索了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对酿酒葡萄皮渣中花色苷辅助提取的工艺影响,考查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花色苷产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温度40℃,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260w.在此条件下,所得最终产品的花色苷的提取率可达90.69%,未经纯化的色素浓缩液的色价为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