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嗅觉和气相色谱分析,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株Y2.该酵母菌株在发酵液中28℃培养7 d,产乙酸乙酯量可达653 mg/L,酒精度达10.5%.通过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测序和 genbank序列比对,初步确定菌株Y2为酿酒酵母.该菌株对发酵环境的耐受性较强,最高耐受温度39℃,pH 2.0,酒精度14%,糖度18%,是实际生产中理想的产香酿酒酵母.利用该菌株发酵的白酒具有清香、糟香、酯香,带酱感,落口酸爽、醇厚、绵柔,乙酸乙酯香突出,可用作清香白酒调香酒.
通过对酿酒小曲中分离到的乳酸菌L3、根霉R2和酵母Y5的固定化培养,研究三者之间的协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根霉和酵母的固定化颗粒分别以1∶2∶1的比例混合组成的确定性混合培养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发酵性能。同时对该混合发酵体系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分析。发酵试验表明,淀粉浓度5%、发酵温度20℃和摇床转速100r/min时酿造性能最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庄稼地白酒泥土埋藏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装瓶;2)套袋;3)埋藏;4)移植:随着农作物苗的生长,农作物苗的部分根系向其下方土陶瓶的方向生长,并包裹在土陶瓶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工艺简易,易于实现,便于存放、运输,移动性好,且窖藏效果佳,更加方便消费者验证酒埋藏的真实性。用土陶瓶装酒,土陶瓶能慢慢吸收酒体中的有害物质,使酒体更加醇厚,同时也能达到给酒退烧的效果,酒在不断老熟的同时,农作物苗的根系也在不断生长,并包裹在土陶瓶上,使白酒在老熟过程中充分吸收植物根系中的营养成分进一步促进酒水老熟的效果,使得酒体更细腻、醇厚,酱香更突出,回味更悠长,留香更持久,营养更丰富。
为改善丁醇发酵性能,提出丁酸胁迫与丙酮丁醇梭菌-酿酒酵母混合培养体系协同作用的新型丁醇发酵优化控制策略.7L发酵罐中,在溶剂生产期(24 h)添加4.0 g/L-broth的丁酸浓缩液和0.2 g-DCW/L-broth的酿酒酵母进行发酵,丁醇浓度、丁醇/丙酮比和总溶剂生产效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35%、43%和79%,达到15.74 g/L、2.83和0.52 g/L/h的最高水平.若将精馏后溶剂混合物作为高效柴油添加剂,柴油添加剂中B∶A∶E比例可达74∶17∶9(w/w)的高水平,产品质量获得显著改善.试验及分析阐明该优化控制策略可大幅诱发赖氨酸的分泌及在梭菌中的吸收/利用,提高梭菌对高丁醇浓度环境的耐受能力,促进丁醇合成;可强化梭菌对底物利用的竞争能力、提高电子往复穿梭传递系统中还原力再生速率、产生更多用于丁醇合成的NADH.两者的协同作用大幅提高了丁醇发酵的整体性能.
针对新鲜桔汁酿酒风味不足的问题,采用组合菌种发酵技术,控制发酵温度22℃,组合菌种用量7‰,SO2添加量为70mg/L,初始糖度为18%,初始pH为3.7条件下,能酿出色、香、味俱全的优质桔子果酒.游离氧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桔子果酒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总舍量达到139.6mg/100mL;通过GC-MS分析显示,酿制果酒香气成分多达40种.
本文以发酵烤肠的品质和pH值为指标,采用Lp、Ld和啤酒酵母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四因素(菌株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的较优化工艺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L9(34)的方法,以产品的水分含量和产品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优化的发酵工艺参数条件为:A1B3C2D2,即发酵菌株采用Lp:Ld:酵母=3:3:4,接种量1.5%(1.1~1.2×108CFU/m1),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22h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