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优选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发酵对‘爱格丽’(Ecolly)干白葡萄酒的增香作用,优化干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方法]将发酵毕赤酵母菌株H5Y-28与酿酒酵母菌株F5以10∶1、4∶1、1∶1、1∶4、1∶1 0比例接种,进行模拟葡萄汁的混合发酵,并以酿酒酵母纯发酵为对照,发酵过程中监测酵母的活菌数、总菌数,建立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按相同接种比例进行爱格丽干白葡萄酒的发酵应用,以酿酒酵母纯发酵和添加发酵毕赤酵母胞外酶处理作为对照,酿造次年4月,对所酿葡萄酒酒样进行香气的感官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菌体生长动力学表明,随着发酵毕赤酵母接种比例的升高,其存活数量和存活时间明显增加,但优选菌株H5Y-28的高比例(10∶1、4∶1)接种处理会降低酿酒酵母的最大生长数量.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有利于增强‘爱格丽’葡萄酒的果香和花香,尤其是热带水果香气,但高发酵毕赤酵母接种比例(10∶1)会给葡萄酒带来较强的生青味,而酒样1∶1、4∶1仅引入较弱的生青味.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香气成分的含量随着发酵毕赤酵母接种比例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萜烯类和C13-去甲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此外,添加胞外酶能显著提高葡萄酒品种香气的含量,尤其是C13-去甲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含量(高于纯酿酒酵母发酵酒样9 0%).混合发酵显著增加了酒样中发酵香气中的乙酸酯、C6-C12脂肪酸及其酯类、异戊醇与苯乙醇的含量.与单一酿酒酵母发酵酒样相比,1∶1接种比例有助于提高酒样中26%品种香气成分和39%发酵香气成分的含量,尤其是显著地提高了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含量(4 0%).[结论]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1∶1接种处理不影响酿酒酵母生长,且具有较强的增香酿造潜力.
以酿酒酵母耐热菌株HU-TY-1和亲株LK为材料,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对它们在热休克应答前后的耐热性及蛋白图谱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个菌株经温和高温(37 ℃)诱导后可大幅提高对致死温度(53 ℃)的耐受力,同时伴随着分子量为72 kD和84 kD的热击蛋白(HSP)的合成,其中耐热株HU-TY-1在常态时就有这两种热击蛋白的少量表达.由此表明:耐热酵母菌株HU-TY-1的高耐热性与HSP72和HSP84的组成性合成密切相关.
采用本实验室筛选到的酿酒酵母LH1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甲酯.在单相体系中考察了初始底物浓度、细胞浓度、pH、温度、辅助底物、葡萄糖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得率和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还原条件.当细胞浓度75 g(干细胞)/L,葡萄糖浓度30 g/L,底物浓度100 mmol/L,pH 8.0,温度30℃,反应时间30 h时,产物扁桃酸甲酯的得率达94.3%,(R)-(-)-扁桃酸甲酯的对映体过量值(ee)达95.0%.在苯甲酰甲酸甲酯的转化反应中,酿酒酵母LH1菌株表现出非常好的对映体选择性,且ee值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小.
对宁夏玉泉营地区葡萄圃内的50多个品种和砧木的卷叶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美洲种群、东亚种群中没有发现卷叶病症状;欧亚种群的品种卷叶病症状比例最高,且程度严重;具有欧亚血统的欧美杂种、欧山山葡萄杂种均有表现卷叶病的品种,但发病率、严重度低于欧亚种.欧亚种中,以鲜食品种为主的东方品种比以酿酒品种为主的西欧和黑海品种卷叶病发病率低.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酿酒品种带毒率有差异.
本发明属于自助销售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装白酒智能销售装置。本发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层设有接料仓,所述机体的上层设储酒筒,所述储酒筒的上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经管道连通有用于将白酒注入储酒腔的泵;所述储酒筒的下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储酒筒的外围套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有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通有制冷剂储液罐,所述制冷剂储液罐与蒸发器连通;所述压缩机电连接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本发明涉及提高低度浓香型白酒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提高低度浓香型白酒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提高低度浓香型白酒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原浆浓香型白酒或高度浓香型白酒用酒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其中,所述的原浆浓香型白酒或高度浓香型白酒是以己酸乙酯为主的复合香气的白酒;b、加浆水中加入其体积7~15%的经酒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的酒尾得到加浆水辅助液;c、用加浆水辅助液稀释经酒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白酒至所需浓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