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高密度发酵及在奶啤生产中的应用,对一株来源于新疆传统发酵驼乳中的酿酒酵母TR2生长所需的增殖因子与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并建立该菌株的发酵动力学模型.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的种类与浓度进行筛选,通过响应面试验与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优化该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采用Matlab软件对该菌株菌体生长和葡萄糖消耗动力学模型分别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3.4 g/L、蛋白胨21.5 g/L、酵母膏10 g/L、磷酸二氢钾2.98 g/L,在初始pH值为5.0、摇床转速150 r/min、接种量体积分数5%、装液量60 mL的条件下28℃发酵16h,细胞数量可达到6.64×108 CFU/mL,其菌体生长和葡萄糖消耗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拟合,拟合度分别为0.997 3和0.978 4,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反映该菌的分批发酵过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固态法白酒真伪的方法,属白酒分析技术领域。主要步骤如下:(1)采用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对照标准样品(固态法白酒)中乙醇的<sup>13</sup>C/<sup>12</sup>C比值,建立固态法白酒挥发性成分δ<sup>13</sup>C数据库;(2)测定商品白酒乙醇的<sup>13</sup>C/<sup>12</sup>C比值;(3)通过比较两种类型白酒中乙醇成分的<sup>13</sup>C/<sup>12</sup>C比值,若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则说明所测样品为固态法白酒,反之为非固态法白酒。本发明通过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测定白酒中乙醇<sup>13</sup>C/<sup>12</sup>C比值,解决了固态法白酒真伪鉴别的技术难题,建立了一种能够准确鉴别固态法白酒真伪的方法,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传统特色固态法白酒的健康发展。
本发明是为了让喜爱白酒的人自己酿制安全美味的白酒,而提供一种自酿白酒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是由下述方法实现的,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酿制的白酒。其特征是将四种粮食粉碎。五种混合粮粉能同通过2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然后将大米放在大盆里煮,20分钟后,将煮熟的米全部翻倒,搅松,晾在那里,让米逐渐冷却,便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洒酒饼,用小罐子盛来半罐酒饼,均匀地洒落在熟米上,酒饼的多少是按照严格的比例,少了不能完全发酵,多了则使酿成的酒浓度不够。最后将和好酒饼的熟米倒入插入漏斗的酒坛中,发酵15天左右,当熟米完全变成黄色,便要将其从酒坛移入一个水泥池中,抽水机将其抽入蒸柜中,在熊熊的大火中,蒸发、冷凝。
研究了黑曲霉与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对棉籽饼粕的脱毒效果及提高棉籽饼粕营养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优化后的条件为:发酵温度30 ℃,接种量15%,初始水分含量0.96 g水/g干基,初始pH值为6,发酵时间60 h;发酵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脱毒率为95.51%,真蛋白质含量从32.99%提高到42.40%,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分别较发酵前相比增加了31.03%、25.00%和44.23%,氮溶解指数(NSI)增加了1.49倍,从而改善了棉粕饼粕的品质.
讨论了流动注射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测定白酒中的铅的最佳条件.检出限达1×10-8g/mL,检测线性范围在5×10-8~1×10-5g/mL.对白酒样品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9.0和101.0之间,RSD≤2.2%.与国标相比本法使用的仪器简单,尤其适合于较低铅含量的样品测定,可方便地应用于各种酒样中铅的检测.
简单回顾了五十年来珀金埃尔默公司在气相色谱技术发展方面的贡献,并介绍了其色谱线产品-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自动顶空进样器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特点,包括:农残检测,丙烯酰胺分析,啤酒、饮料中风味组分质量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