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驯化和紫外处理结合驯化的手段对一株木糖发酵工业菌株的抑制物耐受性进行提升.在反复批次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含9种抑制物的混合抑制物浓度,使细胞的生长和发酵逐渐适应高浓度抑制物环境,分离突变菌株并进行评价.紫外处理结合驯化比直接驯化能更有效的提升细胞对高浓度抑制物的耐受能力;通过突变菌株分离和筛选,获得3株抑制物耐受能力高于出发菌株的突变菌株,它们在抑制物浓度100%MI(甲酸1 g/L,乙酸3.5 g/L,乙酰丙酸1.5 g/L,糠醛1.5 g/L,5-羟甲基糠醛1.5 g/L,丁香醛0.1 g/L,香草醛0.1 g/L,松柏醛0.025 g/L,肉桂酸0.025 g/L)条件下的木糖消耗率比出发菌株高出11.3%-23.2%.紫外诱变处理结合驯化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酿酒酵母对混合抑制物的耐受性.
以济南老啤酒厂改造——匠人公社原创方案为例,从设计理念、空间模式、功能植入、生态设计等方面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应以追溯城市记忆和提高工业遗产适应性为目标,强调工业遗产的真实性、文化性,合理制定以保护和再利用方式为基础的具体策略,为今后工业遗产的改造提出合理建议.
该文为了研究酿酒玉米稳定同位素,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来自酿酒专用粮基地不同地块不同生长阶段酿酒玉米各部位的C、N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各生长阶段,15 N/14 N均最易在酿酒玉米茎部富集,在根部贫化,而13 C最易在酿酒玉米生长旺盛的部位富集;多施有机肥,有利于酿酒玉米富集15 N/14 N,使底茎、底叶、果实δ15 N偏高;多施非有机肥,会使底茎、底叶、果实δ15 N偏低;由于植物δ13 C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海拔因素在该研究中未对酿酒玉米δ13 C产生显著影响.该文研究结果为监控酿酒玉米生长过程提供了初步理论数据.
美酒是敬献英雄的“甘露”,是欢庆胜利的“琼浆”.几千年来,我国人民每逢喜庆节日,总是设酒相聚,开怀畅叙.酒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在古医书《素问》里,曾记载了一段黄帝与伯歧讨论造洒的话,因此,传说是“黄帝造酒”.此外,在《国策·魏策二》上记载有“仪狄作酒”,意思是说一位叫仪狄的人发明了酒.因此说仪狄是夏禹时期造酒者.看来,不管酒是谁发明的,从历史记载来判断,我国的酿酒技术的出现,至今少说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从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陶制的专用酒器,以及《尚书·说命》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要造酒必须有曲子)的记载看,足以证实我国的酿酒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当时掌握的酿酒技术,是世界酿酒史上的重要发明.
以25份福建省酿酒红曲米为对象,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红曲pH值、干燥失重、容重、淀粉、蛋白质、总氨基酸、液化力、糖化力、发酵力、产酒力等特性指标与酿造产品总酸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的变异系数最大;红曲pH值、发酵力与产品酸度的相关性及偏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品酸度(y)与红曲pH(x1)、容重(x2)、淀粉(x3)、蛋白质(x4)、液化力(x5)、发酵力(x6)及产酒力(x7)的回归方程为:y=-206.6614+40.55114x1+8.9631x6+1.16790x7+0.1086x1x5-0.9471x1x6-0.2151x1x7-0.0002x2x3+0.0002x2x5+0.0244x3x5-0.0768x3x6+0.0264x4x5-0.1749x4x6+0.0233x5x6-0.0101x5x7(R=0.9894,P=0.0001),其中,红曲pH值、发酵力、产酒力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进一步建立的单因子回归方程均达显著及极显著水平.
本发明属于白酒生产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酱香型白酒生产用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内齿圈和驱动齿轮,内齿圈外固定套设有冷却盘,驱动齿轮与内齿圈之间啮合有两个中间齿轮,中间齿轮的齿轮孔内均固定连有支撑柱,支撑柱均固定套设有横向转盘,横向转盘上均周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横向转盘外侧均设有竖向转盘,竖向转盘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均连有“L”形连接件,竖向转盘上固定有活塞腔,活塞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竖向转盘的旋转中心处均固定有横向支撑杆,两个横向支撑杆上分别固定套设有摊平辊和翻动辊。采用本发明能解决目前冷却酒糟后酒糟存在表面和底部温度差异较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