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野生型甘蔗糖蜜发酵高产乙醇菌株MF1002及其糖分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的呼吸突变菌株MF15c在高糖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方法]测定在高糖胁迫下菌株的生长速率、出芽率、乙醇产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细胞质和线粒体的ATP酶活力.[结果]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25%、30%和40%的高糖培养基中,MF15c菌株生长和乙醇发酵受抑制的程度均明显低于MF1002.当葡萄糖浓度为30%和40%时,MF15c的最大菌体数目、最高出芽率和乙醇发酵浓度等均显著高于MF1002.当葡萄糖浓度为30%时,两菌株胞内的SOD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细胞质和线粒体的ATP酶活力均显著上升.其中,MF15c的胞内SOD活力、胞内过氧化物酶活力、细胞质ATP酶活力和线粒体ATP酶活力在高糖胁迫下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MF1002.[结论]MF15c较MF1002具有更强的高糖耐受能力.SOD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细胞质和线粒体的ATP酶均参与了两菌株的高糖胁迫反应,胞内SOD活力、胞内过氧化物酶活力、细胞质ATP酶活力和线粒体ATP酶活力可能与MF15c菌株的高糖耐受能力有关,可作为进一步改造该菌株的指导指标.
试验以单二大麦、苏啤3号两个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啤酒大麦产量、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多,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同一施氮水平下,氮肥后移会导致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2)在250kg/hm2氮水平下,基追比为7:3时,两个品种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833.68kg/hm2和7055.91kg/hm2.(3)施氮量的多少对大麦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品种籽粒千粒重的差异主要是由品种本身的遗传差异决定的,受氮运筹的影响较小.(4)综合各方面表现,苏啤3号要远远好于单二大麦,大面积生产上应逐步以苏啤3号来替代单二大麦,以提高大麦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为了适应酿酒葡萄规模化、简约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发展需求,对传统架式和副梢修剪模式进行了改造,将不规则扇形改造为规则龙干形后,霞多丽和赤霞珠的产量分别降低了25.1%和18.2%,但含糖量分别提高了8.5%和19.7%;改造后的树形第二年可达到该树形的稳定产量.龙干形霞多丽保留结果部位以上的副梢可使叶幕面积增加2.2倍,主副梢总量增加4.3倍;扇形架式的赤霞珠保留副梢虽然大幅度增加了新梢总量,但单梢叶片数减少,总叶幕面积没有显著增加.然而,无论哪种树形,保留副梢均显著改善了光合效能,2个品种下层副梢的净光合能力均保持在9μmol/(m2·s)以上,同时,显著激活了上层主梢叶的光合功能,减缓了叶片衰老进程.
[目的]选育适合酿酒的荔枝实生单株,为荔枝酿酒品种的培育提供材料.[方法]以广州荔枝资源圃已开花结果的荔枝实生树为材料,通过对实生单株果实单果重、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成熟过程营养成分变化及酿造酒品质分析等,筛选优良的酿酒新品种,并对初选的优良单株进行植物学特征观察.[结果]“皇醉”荔枝果实平均单果重22.0 g,出肉率79.7%,出汁率70.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以上,100 g果肉中含酸0.50 g、总糖13.82 g,pH3.90,其酿造的酒风味浓郁、纯净、有荔枝香气、口感协调无涩味;“妃醉”荔枝果实平均单果重21.6 g,出肉率74.1%,出汁率63.0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8.4%以上,100 g果肉中含酸0.30 g、总糖15.52 g,pH 3.87,其酿造的酒风味浓郁、有荔枝香气、口感有轻微涩味.[结论]“皇醉”和“妃醉”荔枝果肉原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酸度高,属于高糖高酸品种类型,非常适合酿酒,初步选定为适合酿酒的优良实生荔枝单株.
从酿酒小曲中分离获得优质产酯菌株Y5,经产酯培养基初筛其总酯2.684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481g/L.经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鉴定,确定Y5菌株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通过采用单因素和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对该菌产酯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 4、乙醇体积分数4%的培养基中30℃恒温发酵3d为最适产酯条件,其Y5菌株总酯产量为4.065 g/L,乙酸乙酯产量3.677 g/L.相比优化之前,其总酯含量显著提高51.5%,乙酸乙酯含量显著提高48.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白酒酿造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及其组合物在发酵白酒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产生酱香风味和高产丙酸等白酒风味成分的能力,同时既具有蛋白酶活性高,又具有耐高温、耐酸和耐乙醇能力强的特性。该菌株可用于发酵生产白酒,提高白酒丙酸含量、提高出酒率和白酒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