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获得适合蜜桔果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方法:从南丰蜜桔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产香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根据单菌发酵后蜜桔酒的残糖、乙醇、总酸、pH来筛选发酵能力较好的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分析蜜桔果酒香气成分.结果:一共分离出7株产香酵母,鉴定为Pichia fermentans、Pichia aff.fermentans、Pichia kluyveri、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Hanseniaspora opuntiae、Hanseniaspora thailandica、Candida ethanolica.其中,C.ethanolica具有较好的蜜桔酒发酵性能,发酵后果酒残糖为1.2 g/L,乙醇为8.9%;H.thailandica是一株发酵蜜桔果酒产香能力较好的菌株,能够产生较少的杂醇和挥发性酸和丰富的酯类物质,包括乙酸乙酯、羊蜡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能够减弱尖酸味,协调苦涩味,令酒香醇厚,并且具有较好的感官评分.结论:本研究得到一株具有较好的蜜桔果酒发酵性能的酵母菌C.ethanolica,和一株产香能力较好的酵母菌H.thailandica,为后续混合发酵改善蜜桔果酒风味提供研究基础.
对不同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的T1,T2代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其遗传行为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不同材料中的遗传行为不同,TrsS基因在Harrington中符合3:1的遗传比例,PCR-Southern杂交结果说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大麦基因组中,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而在Franklin后代自交过程中发生丢失而不能稳定遗传.经PCR跟踪检测,得到转基因大麦纯合株系.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除生育期比对照提前4d外,其它农艺性状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金属离子改性胶原纤维是一种新型细胞固定化材料,将其作为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用于传感器可增加固定微生物数量并较好保持微生物活性.以金属离子锆(Zr)改性胶原纤维(ZICF)固定化酿酒酵母为响应元件制备BOD微生物传感器,考察不同温度、pH、NaCl浓度和固定化酿酒酵母用量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传感器在29℃、pH 6.0、NaCl浓度<3.5%、400 mg固定化酿酒酵母时性能较佳;该条件下其BOD线性响应范围为2~ 200 mg/L,响应时间2~9min.固定化酿酒酵母用于传感器可连续使用200次以上,稳定使用42 d以上,于4℃保存7个月经活化后仍保持较好活性.OECD拟合废水较GGA标准溶液更适于作为传感器的标准溶液;测定单纯有机物质、河水及模拟海水时,本传感器法与标准BOD5法所测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选取啤酒麦糟作为吸附剂原料,通过聚丙烯酰胺进行改性处理后用于吸附水中亚砷离子.静态吸附条件下考察了pH值、As(Ⅲ)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吸附剂用量等操作参数对As(Ⅲ)吸附容量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等表征了麦糟和改性麦糟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模型,而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各参数与As(Ⅲ)吸附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得到的均方误差为0.004 06,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性能较好(R2 =0.9780).
应用紫外检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技术,建立了白酒中多种生物胺的定量方法.定量方法包括液液萃取(LLE)、丹磺酰氯柱前衍生、氮吹浓缩、RP-HPLC检测.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采用乙腈和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54nm.该方法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种生物胺的最低检测限为0.001 ~ 0.032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6%,回收率为80.19% ~104.05%.研究结果表明,白酒中生物胺与发酵酒中不同,其吡咯烷浓度最高.初步检测了三种基本香型的白酒,与浓香型、清香型白酒相比,酱香型白酒具有更低的生物胺.
针对大蒜油易挥发、易氧化、气味刺鼻等缺点,以改性淀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通过低压等离子体技术对普通蜡质玉米淀粉进行了改性;对大蒜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比较了淀粉改性前后所得微胶囊产品对啤酒酵母抑菌性和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等离子体处理后蜡质玉米淀粉的成膜性能有了明显改变;淀粉改性后大蒜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为15%,芯材浓度为20%,进风口温度为180℃,进料温度为45℃,包埋率可达92.3%;改性淀粉微胶囊的抑菌效果和储藏稳定性优于普通蜡质玉米淀粉微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