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桑葚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潜在生防效力的酵母,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生物化学检验,确定其为酿酒酵母.该酵母对葡萄采后黑曲霉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随着酵母菌浓度的增高,葡萄腐烂率逐步降低;当酿酒酵母浓度为1×108cfu/mL时,对葡萄黑曲霉病的抑制效果最好.在20℃和4℃条件下,该酵母在葡萄伤口处能快速繁殖,能显著抑制葡萄自然腐烂率,而对其贮藏品质影响不显著.
啤酒中蛋白质对啤酒品质的各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啤酒泡沫和浑浊的形成.本文在叙述啤酒泡沫和浑浊蛋白质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啤酒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给酿造者提供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和控制啤酒中的蛋白质,以此来提高啤酒的品质.
为提高天然香料3-甲硫基丙醇的得率,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对表达脱羧酶酿酒酵母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工程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氨酸5 g/L,微量元素2% (v/v),酵母提取物4 g/L,蛋白胨12 g/L,KH2PO4 10 g/L,K2 HPO4 2 g/L,葡萄糖20 g/L,G418 400μg/L.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pH为5,发酵温度30℃,转速200 r/min.优化后3-甲硫基丙醇的浓度可达4.38 g/L,较初始条件提高了3.5倍.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代谢精氨酸产生尿素对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carbamate ethyl,EC)含量的影响非常重要.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比较分析了18种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以及发酵期间酵母car1基因的表达活性与精氨酸、EC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期间,酵母car1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发酵液中的精氨酸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9903~0.9977;而与EC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6249~0.995 8之间;不同酵母ca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筛选精氨酸酶活力低的酵母菌株可以有效降低葡萄酒中的EC含量.
甘肃是我国最早栽培大麦的地区之一.本文着重对甘肃啤酒大麦生产的生态条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优势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了寻找传统巴氏杀菌的替代技术,本实验对浑浊小麦啤酒分别进行热辅助超声波(thermosonication,TS)(在温度50℃和体积功率2.7 W/mL条件下分别处理1、2、3 min)和传统的巴氏杀菌(60℃、15 min)处理,并跟踪了各个样品在84 d的贮存期内微生物、胶体浑浊、风味、泡沫稳定性等变化.结果表明,TS处理后的小麦啤酒微生物稳定性与热处理啤酒相同,贮存期内乳酸菌和醋酸菌均被抑制.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TS和热处理对小麦啤酒的主要参数(乙醇体积分数、原麦汁浓度、pH值、苦味值和黏度)几乎没有影响,热杀菌会增加色度.此外,相比于TS处理,热处理还会导致小麦啤酒的苯乙醇和乙酸乙酯含量上升;乙酸异戊酯含量下降.但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不会引起小麦啤酒中4-乙烯基愈创木酚和4-乙烯基苯酚含量的显著增加.同时,TS处理的小麦啤酒较热杀菌啤酒有更高的胶体浑浊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动态光散射分析发现,经TS处理的小麦啤酒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加均匀的颗粒分布,从而有利于贮存期内其胶体浑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