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麦为原料,加入茶树花、母曲,采用传统大曲加工工艺进行制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法对茶树花大曲的制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制曲工艺.结果表明:在茶树花添加量2.0 g/100 g、母曲添加量3.0 g/100 g、水添加量45 mL/100 g(添加量均以小麦计)、制曲时间25 d的条件下,所制茶树花大曲表面均匀挂衣、无裂口、断面整齐、火圈明显、曲香浓郁、无杂味.所制成品曲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为:水分含量12.5%、酸度0.9度、糖化力816.5 mg/ (g·h)、液化力1.1g/(g·h)、发酵力57 g CO2/(100 g·48 h)、霉菌总数9.8×106 CFU/g、酵母菌总数9.4×105 CFU/g、细菌总数5.7×106 CFU/g,用优化后的大曲进行传统酿酒实验,并与相同条件下工厂酒曲所酿酒样进行香气成分对比,得出用茶树花大曲所酿酒样香气组分含量普遍高于传统大曲.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对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条件进行了摇瓶试验.试验发现,采用管囊酵母SQY-001与酿酒酵母SQY-002混合菌种发酵生产酒精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36℃,发酵周期为72h,转速为80~100r/min,纤维素酶用量为40IU/g底物,管囊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例为2:1,并在此条件下得到酒精产率为0.148g/g.
将PCR合成的瑞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β-内切葡聚糖酶I(EGI)cDNA基因片断分别插入酵母met10和pgk1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之间,构建了在不同启动子控制下,具有不同拷贝数的eg1表达分泌质粒pRS415ME、pRS415PE和pRS425PE.通过电转化使重组质粒转移至实验室酿酒酵母H158菌株中,分别得到了3株酵母转化子H1p、H2p和H1m.在3株酵母转化子中,重组β-内切葡聚糖酶I都能在酶自身信号肽序列引导下进行分泌型表达.在YPD培养基中3株重组酵母生长速率大致相同,H1m,H1p与H2p的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分别为70.4,126.7和125.0 U/mL.
对不同冷浸渍时间果浆中真核微生物丰度以及葡萄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分别进行测定,以酿酒葡萄小芒森(Petit Manseng)为试验材料,采用1、3、5d冷浸渍时间处理后酿造干白葡萄酒.采用生物学信息分析、高通量测序方法以及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冷浸渍过程中shannon指数增加、simpson指数减小,真核微生物丰度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另外香气物质总合量呈增加趋势,由348.74增加至402.5 mg/L.酯类化合物呈增加趋势表现最为明显,其中己酸乙酯、2-己烯酸乙酯、5-己烯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脂肪酸乙酯类化合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脂肪酸乙酯含量呈增长趋势,在冷浸渍1、3、5d中分别为187.87、199.29、222.07 mg/L.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29份新鲜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64株耐高温酵母菌株,并对其在高温条件下的乙醇发酵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和生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酵母菌株在亲缘关系上可归类于6个属7个种,分别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占总分离株的39.1%)、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占23.4%)、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占29.7%)、季也蒙毕赤酵母(M. guilliermondii)(占1.6%)、Kazachstania bovina(占1.6%)、Candida palmioleophila(占1.6%)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占3.1%)。其中,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耐高温能力和乙醇发酵能力最强;40℃条件下发酵72 h后,发酵液中乙醇体积分数最高可达6.56%,显著高于相同条件下其他耐高温酵母的乙醇产量。上述结果表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在高温乙醇发酵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利用生物质发酵生产乙醇的优良候选菌株。
1999年宁夏从美国引进抗寒酿酒葡萄品种威代尔(Vidal blanc),开展了种苗繁育、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区域试验和酿酒试验.经过12年试验栽培,调查研究了其生物学和栽培学性状,结果表明威代尔在宁夏自然条件下表现出抗寒、抗病、耐盐碱、耐瘠薄和早产、丰产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