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甙和中性洗涤纤维是限制菜籽粕饲用的两个重要抗营养因子。发酵法是降低菜籽粕抗营养因子的重要手段。通过初筛、复筛和混料设计,优选了混合菌发酵菌株和接种比例。在初筛中采用菜籽粕鉴定培养基,在复筛中对硫甙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生长曲线和蛋白酶酶活进行综合评价,在复筛的基础上采用单纯形-重心设计进行菌株配比的优化,拟合出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到优化的菌株接种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B346%、纳豆芽孢杆菌N130%、酿酒酵母R124%,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硫甙、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分别为94.63%、24.17%。
沙棘白酒的生产方法属含酒精饮料生产技术领域。沙棘白酒生产不采用传统的发酵方法,而是用浸泡和置换反应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沙棘白酒无色透明、无浸泡物的技术问题;从沙棘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及苷,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SUB>1</SUB>、维生素B<SUB>2</SUB>、维生素B<SUB>12</SUB>、胡萝卜素、叶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亚油酸、反油酸、反亚油酸、月桂酸,18种氨基酸,13种微量元素的技术问题;只在酒中保留酒香和沙棘苦香的技术问题。用该方法生产沙棘白酒,设备普通,工艺新颖独特,流程简单,采用物理方法生产。用于含酒精的白酒、啤酒和果酒生产。
乳化-内部凝胶化技术可制备粒径可控且分布较均匀的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其工艺易于放大以实现工业规模生产,因而已被用于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缓控释载体和酶的固定化研究.本文提出将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用于微生物固定化培养的研究,以啤酒酵母S.cerevisiae BY4741为模型,重点考察了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过程相关参数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规律,发现酸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内部凝胶化的原理入手,确定了适合微生物包埋的工艺条件,制备过程中微生物活性可保持77.0%,凝胶微球体积产率93.5%.进而制备载细胞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AC微胶囊),考察AC微胶囊固定化培养过程中啤酒酵母的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微胶囊形态保持良好,酵母菌的生长动力学明显优于游离培养组.因此,乳化-内部凝胶化工艺有望成为规模化微生物固定化培养和生产的新技术.
分别采用5种多糖分解菌和3种酵母菌搭配组合开展固态发酵麦冬渣进行蛋白富集的菌种组合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发酵培养物中的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多糖分解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强于酵母菌,多糖分解菌和酵母菌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黑曲霉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的试验结果显著优于其他多糖分解菌与酵母菌混菌发酵的试验结果,其发酵培养物中真蛋白含量可达12.98%.黑曲霉与3种酵母菌混菌发酵的试验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运用朱军统计软件,对2001和2002年云南省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10个供试品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田7号和95194这两个品种各个性状稳定性最好,浙田7号作为饲料大麦,95194作为啤酒大麦,比较适于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推广.而如东7号和83203可以在云南省部分地区作为啤酒大麦推广.
银杏白兰地用橡木桶陈酿,进行常温、变温、通风等不同的陈化条件催陈,通过理化指标、气相色谱分析,找出最佳的陈化技术参数。结果显示,弱酸碱处理橡木桶(5%柠檬酸溶液和0.5%NaHCO3溶液浸泡)提高了陈酿酒的品质。酒样进行周期为一周的交替变温陈化效果优于常温陈化,且在高温40℃和0℃之间交替变温陈化的酒样催陈效果较佳。每周通风送氧1h,催陈四个月后的酒品质较好。催陈出的银杏白兰地色泽金黄色,酒样香气成分复杂,香味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