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离和鉴定羊羔美酒大曲中的酵母菌,探寻酵母菌群多样性组成,为深入研究羊羔美酒的风味特征奠定基础.方法:对羊羔美酒大曲实施多点采样、混合研磨、无菌水梯度稀释、平板画线分离、挑取酵母菌单菌落.酵母菌的形态鉴定采取菌落特征和显微细胞特征结合的方法,分子鉴定采用5.8S rDNA-ITS区域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及序列分析法.结果:从羊羔美酒大曲中共分离出474株酵母菌,传统形态学鉴定为14种形态类型,经5.8S rDNA-ITS区域RFLP分析法区分为6种分子类型.经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分属于6个属的6种酵母菌,分别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cerevisia)、阿氏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黏质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浅白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lbidus)、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结论:羊羔美酒大曲中酵母菌多样性丰富,除酿酒酵母外,还含有多种酵母菌辅助代谢产生各种风味物质,其中酿酒酵母为主要优势菌群.
研究了脉冲宽度对高压脉冲下细胞膜和细胞器膜跨膜电压的影响及细胞膜能量的变化,以及13 μs,200 ns和2 ns脉冲对酿酒酵母(CICC31180)杀灭作用时脉冲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数增加,13μs,200 ns和2 ns脉冲对啤酒酵母的灭杀效果均增强.在13 μs脉宽,14 kV电压和50个脉冲数下,酵母达到最小存活率-4.3个对数;在200 ns脉宽,40 kV电压和500个脉冲数下,酵母达到存活率-2.6个对数;在2ns脉宽,200 kV电压和500个脉冲数下,酵母达到存活率-2.8个对数.三种脉冲对酵母菌杀灭的存活率对数与脉冲数的关系表现不是线性的,脉冲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存活率下降变缓.在同等灭杀效果-2.0个对数下,2 ns脉冲比13 μs脉冲在同轴电极中损耗的能量更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酒原料清洗消毒装置,涉及白酒技术领域,包括清洗消毒装置本体,所述清洗消毒装置本体包括支撑轴、废水收集盘、传送轴、原料箱、清洗箱、消毒箱和干燥箱,所述支撑轴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轴的下端分别与废水收集盘的下端两侧内底壁固定连接。该白酒原料清洗消毒装置,一方面原料箱中间的网架可以将原料箱分为两部分分别放置不同的原料,一次可以对两种不同的原料进行清洗和消毒,并且清洗的原料多时网架也可以将原料分成两部分来清洗,使原料清洗的更加干净,另一方面蒸汽消毒安全健康,对原料的原本成分也不会造成破坏,此外多个喷水头可以全方位的清洗放置在原料箱里的原料,防止有部分原料没有被清洗。
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华润雪花啤酒中的醛类、乙醇、高级醇、高级酯等风味物质.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等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 ~0.9999,各组分的最小检出质量浓度为0.002~0.9μg,/mL,平均回收率为92.6% ~ 98.2%,相对标准偏差为1.2% ~4.6%.
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ESI-QQQ-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UPLC-ESI-MS/MS)技术分别对甘肃武威地区2个代表性酿酒葡萄种植基地(38°、莫高)黑比诺葡萄在不同成熟阶段内果皮中花色苷和非花色苷酚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完全转色开始到采收结束,果皮中总花色苷酚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波动变化趋势,并且在转色后4周时含量相对较高;总非花色苷酚含量与总花色苷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且在转色后2周时含量达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糖酸比与酚类物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总花色苷酚与总非花色苷酚之间呈高度负相关,而酚酸的变化对果实中黄烷醇和黄酮醇的积累也有影响.该试验结果可为当地精确判断采收时间、分类指导种植调控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酿酒葡萄花色苷与非花色苷物质含量的分布,代谢合成规律以及不同类型酚类化合物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奠定研究基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酒后味收集器,方便对白酒后味进行收集。该白酒后味收集器包括吸气筒,吸气筒内设置有储气腔,吸气筒上设置有与储气腔连通的吸气管,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吸气筒上还设置有与储气腔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气针头,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吸气筒内还设置有与吸气筒的内壁滑动配合的用于将储气腔内气体压入出气管的推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器可方便将后味收集,当需要对后味进行检测时,可将上述出气针头插入收集瓶,然后通过推杆将储气腔内气体压入收集瓶内。接着可通过仪器对收集瓶内气体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