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是酿酒后剩余的糟渣,农村饲养者常常用酒糟喂猪.但如果酒糟没有正确储存或者储存时间过久,就非常容易发生霉烂、变质、腐败,从而生长各种霉菌或者产生大量的酒精、杂醇油和游离有机酸等有机物质.如果猪只采食这种酒糟,会导致胃肠和传导神经直接受到霉菌和毒物的刺激,从而发生中毒.
该文旨在采用自行设计的磁场杀菌装置,研究磁场非热杀菌技术.以啤酒酵母、大肠杆菌为对象菌,探求磁通密度、磁场极性转换时间等因素对对象菌的致死率影响规律,研究啤酒酵母磁场非热杀菌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磁通密度对啤酒酵母、大肠杆菌杀菌率有一定影响,对啤酒酵母、大肠杆菌致死效果最好的磁通密度分别为1.5T,1T.初菌浓度、磁通密度对大肠杆菌致死率有显著影响,当磁通密度为1T的磁场作用8 h,磁场对大肠杆菌致死率为78%.对象菌受磁致死的动力学方程的表达与化学一级反应方程相仿.
以呼市周边各旗县果园的果实和土壤中筛选出的具有乙醇耐受力酵母菌株HJ-1为实验菌株,猕猴桃为原料,探究了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通过紫外诱变处理后经TTC法筛选、杜氏小管筛选等四级筛选,挑选正向突变酵母菌株,并应用于猕猴桃果酒发酵.后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H等因素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经紫外诱变最终筛得一株高乙醇耐受力正向突变菌株HJ-1E,其乙醇耐受力可达18% vol,产酒精能力为11.9% vol.猕猴桃果酒生产的最佳工艺为菌株接种量3.5%,初始pH5.7,SO2添加量70 mg/L,发酵温度为21℃.诱变所得正向突变菌株HJ-1E在此发酵条件下生产的猕猴桃果酒果香浓郁,酒体醇厚,酒精度为13.3% vol,为猕猴桃果酒的酿造提供了参考.
经过正交实验,摸索出生产苹果酒的较佳工艺条件.用Na2SO3防止竭变,用果胶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果汁,控制一定的条件使酵母发酵,用硅藻土澄清发酵原酒,陈酿后,调配酒液成分,最后灭菌、检测、装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放大生产,取得满意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酒生产用蒸馏装置。其包括甑桶、甑盖、蒸汽管、保温套、冷凝器、冷水进口、热水出口、流酒出口、酒罐和加热组件,甑盖盖设在甑桶上,保温套包围设置在蒸汽管外围,蒸汽管一端连接甑盖,蒸汽管另一端连接冷凝器,冷凝器上端一侧设置冷水进口,冷凝器下端一侧设置热水出口,冷凝器下端另一侧设置流酒出口,流酒出口的下端设置酒罐;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桶、蒸馏水、加热线圈和设置在加热桶一侧的加热电源。该白酒生产用蒸馏装置,采用水浴加热进行不断加热,对流失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在蒸汽管的外围增加保温套保证其传递过程中的温度,不会出现蒸汽管内液化现象,从而提高整体白酒纯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提高干玉米秸秆的可生化性,文章参考强化微生物微贮原理,探讨接种复合乳酸菌对干玉米秸秆微贮品质的影响.以干玉米秸秆为原料,接种复合微生物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在不同时间取样分析微贮料的成分变化,以确定微贮指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贮料的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并考察秸秆微贮前后的微观变化及产乙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微贮料中的乳杆菌属是优势菌,厌氧发酵4周后,乳酸含量达到4.30%左右,pH值降低至4.22,微贮过程趋于稳定,这些都是微贮结束的指标;微贮料表面布满塌陷的孔洞,增加了酶或微生物的可及性;水洗后的微贮料利用酿酒酵母发酵56h后,乙醇浓度达到32.76 g/L,乙醇转化率为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