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菌株 Y1单倍体化,筛选得到单倍体出发菌株SY1,通过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获得1株高抗性突变菌株,其Cu2+抗性水平为8mmol/L,是出发菌株的8倍,其Cu2+吸附量是出发菌株的4.6倍.50世代培养结果表明,其遗传稳定性在96%以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香型白酒的酿造方法,以大米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原料经多次发酵,包括原、辅料处理,糟醅出窖,配、拌料配置,装甑、蒸馏,凉糟下曲,入窖密封,发酵,其特征是采用续渣混蒸,三进四出的方法酿造,所述配、拌料配置是将原料大米、辅料稻壳和糟醅进行配、拌料,控制按原料大米和糟醅的质量比为1:5-6,大曲粉和稻壳加入量分别为大米质量的20-32%和40-70%;控制糟醅的水分为60-70Wt%,酸度<sup>0</sup>A为2.2-3.5,淀粉6.5-10.5Wt%,酒精度%vol≥3.0-4.0。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且经多次发酵,有利于累积风味物质,在蒸馏的同时,对原料进行蒸煮,将原料中的香气成分带入酒中,进而生产出独有的特香型白酒产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酒蒸馏冷凝装置,包括冷凝装置主体,所述蒸发管的右侧连通有第一防倒流管,所述第一防倒流管的右侧连通有第二防倒流管,所述第一防倒流管和第二防倒流管之间固定有防倒管,所述防倒管的中间设有阀门,所述冷凝筒体下方的右侧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出口的下方设有冷冻室,所述冷冻室的内部设有冷冻剂,所述冷冻室的内部设有压力水泵,所述压力水泵的右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冷却水出口的左侧设有冷却水进口。该白酒蒸馏冷凝装置防倒流管起到很好的防回流的作用,而压力水泵和冷冻室起到对冷却水进行重复利用效果,节能省源。
为了探索β-葡聚糖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ruminal epithelial cells,RECs)β-防御素-1(sheep β-defensin-1,SBD-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建立绵羊RECs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用不同浓度(0、5、10、20、50和100 μg·mL-1)的β-葡聚糖刺激RECs 8 h后,利用qPCR和ELISA方法检测RECs中SBD-1的表达变化,选出诱导SBD-1表达最高的β-葡聚糖浓度.然后用β-葡聚糖的最佳刺激浓度对RECs分别刺激0、2、4、8、12和24h,同样利用qPCR和ELISA方法对RECs SBD-1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诱导SBD-1表达最高的刺激时间.qPCR和ELISA结果显示,β-葡聚糖(5~100 μg·mL-1)刺激RECs 8 h后,SBD-l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着β-葡聚糖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当β-葡聚糖浓度为10 μg·mL-1时SBD-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当用10 μg·mL-1的β-葡聚糖刺激RECs 0~24 h后,qPCR结果显示,10 μg·mL-1的B-葡聚糖刺激RECs 2 h时SBD-1 mRNA的表达量最高(P<0.01),之后呈下降趋势,而ELISA结果显示,在β-葡聚糖浓度为10 μg·mL-1刺激RECs 4 h后SBD-1蛋白分泌水平达到最高(P<0.01).MTT测定结果显示,100 μg·mL-1 β-葡聚糖会对绵羊RECs活力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β-葡聚糖能够提高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用浓度为10 μg·mL-1的β-葡聚糖分别刺激RECs 2和4h后SBD-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达到最高.
白酒高润糁泡粮工艺。本发明属于白酒酿造工艺,具体是一种泡粮方法,步骤1,开启筒体的阀板,将酿酒原料通过进料孔投入筒体内,然后关闭阀板;步骤2,通过进水管向浸泡池通入浸泡水,开启遮挡板;步骤4,间隔6?8小时,排出浸泡池内的浸泡水,使筒体下降,啮合的齿套与齿条使筒体旋转,当滑轴落到下轴瓦时,当筒体内透气孔朝上,开启遮挡板,10?15分钟,然后关闭遮挡板,向浸泡池中注入浸泡水65?75℃;步骤5,18?24小时后,排出浸泡池中浸泡水;本发明为了解决翻堆需要大量人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为原料翻堆的方法。
[目的]敲除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earum)中碳源代谢调控因子FgCreA,并对其营养生长、有性生殖和致病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禾谷镰孢中碳源代谢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酵母数据库SGD和NCBI数据库中的序列,利用酿酒酵母中碳源代谢调控因子Migl确定禾谷镰孢中的碳源调控因子FgCreA;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其他物种中碳源代谢调控蛋白,使用ClustalW2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用MEGA5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在InterProScan网站上预测其蛋白结构域;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与禾谷镰孢碳源吸收相关的结构基因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调取起始密码子上游1 000 bp的片段,预测FgCREA基因结合位点位置;用Primer5软件设计引物,利用Split-PCR和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进行基因敲除,并通过PCR和Southernblot验证获得FgCREA基因敲除突变体Fgcrea.根据突变体Fgcrea营养生长、有性生殖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变化分析FgCREA的功能.[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禾谷镰孢中只有一个碳源代谢调控因子基因FgCREA (FGSG_09715),氨基酸序列416 aa,共包含两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区域.FgCreA同源蛋白在各类真菌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性,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禾谷镰孢碳源吸收相关结构基因(XYL2、ARA1、ICL1、PG1、SUC2)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相关基因(TRI1、TRI3、TRI4、TRI5、RI6、TRI7、TRI8、TRI10、TRI12、TRI101)启动子区均含有FgCREA DNA结合位点.采用Split-PCR技术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获得并验证了两个FgCREA基因敲除突变体.表型观察发现,突变体Fgcrea的生长速度与野生型相比下降90%;分生孢子形态正常,但产孢量与野生型相比降低88%;有性生殖阶段,突变体Fgcrea可以产生正常的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但需要比野生型长20-28 d;突变体Fgcrea对钠盐较敏感,侵染小麦穗不发病.[结论]获得禾谷镰孢碳代谢调控因子FgCreA敲除突变体,明确FgCreA参与营养生长和有性生殖,并能够影响致病过程.但是否影响相关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和DON生物合成仍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