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南瓜浸提汁液对多种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并研究了以南瓜浸提汁液为保鲜液浸泡羊肉,结合真空包装,在0~4℃下贮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南瓜浸提汁液对五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酿酒酵母和曲霉抑制效果一般,对假丝酵母、青霉、根霉抑制效果不明显;南瓜浸提汁液处理羊肉,使羊肉的保鲜期比对照组延长4~5d.
采用RC212、D254、71B、F15和KD五株商业酿酒酵母发酵桑葚酒,考察了5株酵母菌株发酵的桑葚酒在陈酿过程中酒精度、总糖和总酸的变化,通过测定总酚、总花色苷、FRAP、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了5种桑葚酒在陈酿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陈酿2、3、6个月以后,桑葚酒的酒精度、总糖和总酸呈现轻微的波动;而酒中的总花色苷含量、FRAP、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由相关性分析可得,5个指标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由实验结果可知,71B和F15菌株发酵的桑葚酒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陈酿时间越长,桑葚酒抗氧化能力越弱.该研究旨在通过酵母菌株的优选和研究陈酿时间对桑葚酒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规律,为桑葚酒的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sp.)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纤维素酶随啤酒糟与棉粕的配料比、料水比和发酵时间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利用该方程探讨了各因子对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纤维素酶的影响顺序为:配料比>发酵时间>料水比,而因子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利用统计优选法寻优,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啤酒糟与棉粕的配料比7:3,料水比1:1.5,发酵时闻66h,滤纸酶活最高值为782.4 u/g.
本发明加速白酒老熟陶瓷球,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放射负氧离子和远红外线的陶瓷球,其特征主要由麦饭石25-30%、沸石26-28%、钠长石18-22%、灰硅石5-8%、板纳土7-9%,膨润土9-11%、另外加电气石2%-5%等组成。本发明外观为棕红色陶瓷球体,具有放射负氧离子和远红外线的功能,负氧离子放射量为800-1500个/s.cm<sup>3</sup>,远红外波长5-14um,发射率0.90。本发明加速白酒老熟陶瓷球无需借助任何仪器,通过与酒水直接接触瞬间开始发生作用,使新白酒在短时间内变得醇香浓郁,同时不改变传统白酒成分,不改变原酒的酒精度数和独特口味特点,且无返生现象。
阐述了中国啤酒产业链的关键问题,云南省啤酒大麦育种及其产业化、啤酒麦芽酿造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特色啤酒研制开发,强调了关键技术在云南啤酒工业中的显著效益.
提升啤酒风味稳定性是当前啤酒界公认的技术难点与研究热点.贮存过程中啤酒苦味强度的下降、苦感由舒服的苦感向粗糙和后苦的苦感转化,是啤酒风味老化的重要表现.随着分离纯化以及鉴定检测水平的提升,国外同行对可能引起啤酒苦味粗糙与后苦的物质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中对啤酒酿造中源自酒花d酸的苦味物质,尤其是引起啤酒后苦与粗糙的三环和四环异d-酸降解产物的特性及产生机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旨在提升国内同行对啤酒苦味质量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