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优化了有机溶剂稀释法结合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质谱仪(GC-C-IRMS)测定白酒中乙醇中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方法.分析了5种年份原酒、24种市场流通固态法白酒以及14种固液法白酒的δ13C值.结果表明:同系列的年份原浆酒中乙醇δ13C值基本无差异;酒中乙醇δ13C值与酿酒粮食和产地有一定关系;利用δ13C鉴别固液法和固态法白酒具有一定可行性.
总结和介绍了国内近年来在啤酒废水处理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主要有好氧处理的SBR技术、曝气生物滤池法,厌氧处理的UASB技术、好氧-厌氧综合处理以及新兴的生物处理方法,并且概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白酒酒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米28?36份、豌豆15?25份、淀粉10?13份、枸杞叶8?10份、玉米3?5份、甜菜10?15份。可用于制作米酒,口味独特,有特殊的清香味。
主要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发酵糖度和SO2添加量的条件下,冰酒发酵过程中挥发酸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葡萄汁初始糖度越高,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其挥发酸也越高;当SO2添加量在30~ 100mg/L之间时,挥发酸含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SO2添加量为150mg/L时,挥发酸反而比添加30mg/L时有所上升.葡萄汁初始糖度和SO2添加量明显影响冰红酒发酵过程中挥发酸的产生和积累.
为研究酿酒酵母菌和戊糖片球菌不同配比对蒲城椽头馍主要特性的影响,获得2种菌的最佳配比,分别按酿酒酵母菌与戊糖片球菌质量比10:1、1.5:1、1:1、1:1.5、1:10加入面粉中,制作5份椽头馍,并对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制作的椽头馍进行pH值、质构及香气等特性检测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戊糖片球菌比例的增大,椽头馍的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1:1时达到最低;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椽头馍的质构特性,确定5份椽头馍样品的综合评分,得出酿酒酵母菌与戊糖片球菌质量比为1:10和1:1时,椽头馍的质构特性较好;5份椽头馍呈现出不同的风味物质,其中酿酒酵母菌与戊糖片球菌配比为1:1和1:10的样品均检测到15种挥发性产香物质,种类最丰富,且配比为1:1的样品中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关键物质相对含量较高.通过感官评价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椽头馍样品的pH值、质构、风味等主要特性指标对比,确定酿酒酵母菌与戊糖片球菌质量比1:1为最佳发酵菌配比.
以野生山葡萄83个株系及种内、种间杂交37个组合146个后代株系,共229个株系的浆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浆果单宁含量.单宁含量(mg/100ml)总趋势为:野生山葡萄(90.30±0.36)>山葡萄×山葡萄(69.18±0.32)>(山葡萄×欧亚种葡萄)×山葡萄(46.07±0.30)>(山葡萄×欧亚种葡萄)×欧亚种葡萄(34.54±0.23)>山葡萄×欧亚种葡萄(26.02±0.26).确定了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育种亲本浆果单宁含量指标,为选育优良酿酒葡萄品种提供了实验参数,保证了酿造具有独特风格和品质的山葡萄酒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