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黑曲霉与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对棉籽饼粕的脱毒效果及提高棉籽饼粕营养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优化后的条件为:发酵温度30 ℃,接种量15%,初始水分含量0.96 g水/g干基,初始pH值为6,发酵时间60 h;发酵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脱毒率为95.51%,真蛋白质含量从32.99%提高到42.40%,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分别较发酵前相比增加了31.03%、25.00%和44.23%,氮溶解指数(NSI)增加了1.49倍,从而改善了棉粕饼粕的品质.
荔枝全汁发酵果酒是采用优质鲜荔枝为原料,经去壳、去核、破碎、榨汁、灭菌发酵、陈酿等工艺酿制而成的新型果酒.研究表明,此果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葡萄酒酵母5%,发酵pH3.5,发酵时间为8~10d,发酵温度为22~25℃.成品果酒色泽淡黄、清亮透明、荔香馥郁、醇和适口,酒精度11度,营养丰富,典型性突出.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葡萄采收期的确定是影响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梅鹿辄葡萄在不同采收期果实基本理化指标和多酚指标(皮总酚、皮单宁、皮花色苷、皮类黄酮、皮黄烷醇、籽总酚、籽单宁、籽类黄酮、籽黄烷醇)的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确定梅鹿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在2012年和2013年,梅鹿辄葡萄果皮各多酚物质的含量在成熟前期都呈缓慢上升趋势,至9月3日后,它们各自的变化都较小并趋于稳定(果皮单宁除外);而葡萄籽各多酚物质的含量在成熟前期的变化趋势虽存在差异,但都在9月3日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成熟过程中,葡萄籽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始终高于果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梅鹿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在9月10日.该分析方法将基本理化指标与多酚指标相结合,能够更客观、全面地确定该地区梅鹿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为酿造优质干红葡萄酒提供理论参考.
采用超临界萃取,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茅台啤酒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从茅台啤酒的超临界萃取物中分离了43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6种成分,其相对含量占总离子峰的90.51%.结果表明,醇类和含羰基化合物是构成茅台啤酒风味的主要物质,其中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高达56.529%,并以丙三醇的相对含量最高,达24.235%;而含羰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达44.219%,其中以有机酸类的相对含量最高,为19.228%.
对11家信阳市售米酒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分离、鉴定.其中酿酒酵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少根根霉菌和少量细菌,同时还含有少量有害微生物.
为了探究果酒发酵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下酿酒酵母菌 (Sc131) 细胞行为变化的分子机制, 考察乙醇胁迫条件下菌株Sc131细胞生长状态和基因的表达, 建立3%, 6%和10%乙醇胁迫酿酒酵母体系.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Sc131生长状态, 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醇酰基转移酶EHT1和EEB1基因, 转醛醇酶TAL1和NQM1基因, 乙醇脱氢酶ADH1基因和乙醛脱氢酶ALD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 低浓度乙醇胁迫下Sc131细胞生长状态差异不显著.然而, 醇酰基转移酶EEB1基因、乙醇脱氢酶ADH1基因和乙醛脱氢酶ALD2基因在乙醇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都有显著变化.例如:乙醇脱氢酶ADH1基因在10%乙醇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达到对照组的9 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