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啤酒麦芽根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适合麦芽根中磷脂酶D制备及活性测定的技术体系.磷脂酶D标准品在0.3~3.0 mU酶量范围与荧光物质的生成量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01;孵育时间在0~45 min内,荧光物质的生成量与孵育时间呈线性相关.检测麦芽根处理后湿粗酶样的酶活为3.45 U/mg.该方法经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且操作简单,易推广.
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经木瓜蛋白酶酶解、分离、纯化、干燥等工序制得啤酒废酵母活性肽.试验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对废酵母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7.78℃,pH 7.05,酶用量3.03%.酶解后多肽得率可达到52.13%.
本文以出发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筛选所得乙醇耐受菌株Y-c-8和丙酮耐受菌株B-g-5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三种不同菌株的脂肪酸组成,从而证实有机溶剂会引起酵母细胞脂肪酸成分发生改变,主要是合成更多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以适应不良环境.本研究为有机溶剂对微生物细胞的毒性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有机介质中微生物全细胞催化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拐枣保健白酒及制备方法。拐枣保健白酒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拐枣80~90份;燕麦1.5~2.5份;大麦10~15份。本发明的拐枣保健白酒,性热,具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充分发挥了拐枣的保健性能,又填补了国内的市场空白,前景广阔。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酿酒葡萄对不同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的响应,为甘肃省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凉州区设置酿酒葡萄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对酿酒葡萄产量、收获期果实、叶片和叶柄含氮量及收获期和第2a萌芽期0 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 10和30 cm施肥深度之间酿酒葡萄产量、收获期果实、叶片和叶柄含氮量及收获期和第2 a萌芽期0 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氮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叶柄含氮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果实和叶片含氮量的影响不明显,其中高氮(300 kg/hm2)和中氮(240 kg/hm2)处理之间酿酒葡萄产量、果实含氮量、叶片含氮量、叶柄含氮量差异不明显,但是高氮和中氮处理与低氮(180 kg/hm2)处理相比,产量增加28.6%和24.1%,叶片含氮量增加17.4%和11.3%,叶柄含氮量增加了40.7%和33.0%,而对于收获期和第2 a萌芽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高氮处理相对于中氮和低氮处理增加了53.8%,94.4%和41.8%,76.1%,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深度的交互效应,仅叶片含氮量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受土壤质地和传统沟灌影响,氮肥施用深度对酿酒葡萄影响效果不明显,240 kg/hm2为酿酒葡萄较为合适的氮肥施用量,但氮素也存在损失风险.所以,凉州灌区酿酒葡萄合理施肥应该和灌水方式进行结合来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蒎烯可衍生为高能量密度燃料,但在酿酒酵母中的全生物合成却未见报道.酿酒酵母由于拥有强大的蛋白表达和翻译后修饰系统以及完整的内膜系统,相比于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更适于P450等蛋白的表达,因此将酿酒酵母作为宿主细胞,对于蒎烯或者其他物质实现如"疯狂碳环"的高能量化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在酿酒酵母底盘中表达内源焦磷酸香叶酯合成酶(ERG20)的突变体ERG20ww和火炬松来源的蒎烯合酶(PtPS)构建了蒎烯的合成路径.通过截短PtPS N端2~51位氨基酸残基(tPtPS),蒎烯产量较初始产量(0.329 mg·L-1)提高了2.23倍.在过表达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IDI1)和RNA聚合酶Ш负调控因子(MAF1)的基础上,表达ERG20ww和tPtPS的融合蛋白,蒎烯产量进一步提高了5.16倍.通过将内源基因ERG20启动子原位替换为弱启动子HXT1,下调ERG20的转录,蒎烯的产量提高了26.0%.最终通过调节发酵过程中的培养基pH使蒎烯产量达11.7 mg·L-1,较初始产量提高了34.5倍.本研究在酿酒酵母中实现蒎烯的从头合成,并获得已知蒎烯摇瓶水平的最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