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是葡萄酒发酵香气产物的主要底物,其在葡萄汁中的含量和比例对酒中高级醇、酸及相应酯类物质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葡萄汁中初始支链氨基酸浓度对葡萄酒发酵活性及香气品质的影响,以“赤霞珠”葡萄汁为研究基质,通过初始混合添加不同浓度3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方法,研究支链氨基酸浓度变化对酿酒酵母生长、发酵速度等基本理化指标、氨基酸消耗以及挥发性香气物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支链氨基酸初始浓度可显著促进酵母细胞的生长,加快发酵速率,促进酒中脂肪酸乙酯类物质的合成,降低乙酸酯类物质的含量,改善葡萄酒的香气品质.
将酿酒葡萄品种白诗南、梅郁的花丝接种在含6BA 2.0 mg .l-1、2,4-D 0.5 mg.ll-1的B5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形成含大量胚性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用Cellulase Rs2 %、Pectolyase Y23 0.3 %,5 mmol.ll-1 CaCl2.l2H2O、0.6 mol.ll-1甘露醇、0.3 %葡聚糖硫酸钾、pH5.6~5.8的酶混合液从胚性细胞团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到第5天出现第一次分裂,40 d形成上百个细胞的大细胞团,50 d形成0.5~1.0 mm大小的小愈伤组织.这些小愈伤组织在含6BA 0.5 mg.ll-1的B5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胚状体进而形成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树莓白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原藜麦30?40份,高原黑青稞30?50份,高原树莓黄果实25?45份,牡丹花10?15份,活性干酵母0.15?0.35份,果胶酶0.5?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树莓白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酒液色泽亮丽诱人,使酒液既有白酒的醇厚香浓之感,又增加了高原树莓黄果实的芳香和天然酸甜的口感,本发明的发酵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高原藜麦和高原黑青稞的营养成分,增强了树莓酒液的颜色的稳定性,使不同批量的酒液的颜色相同,减少了高原树莓黄果实在发酵过程中的营养成分的流失,相比现有树莓酒,本发明的酒液中含有的高原树莓黄果实的营养成分更丰富,且酒液口感更佳。
研究了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血红蛋白酶解液的抑菌性.利用琼脂扩散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根霉及啤酒酵母五种指示菌进行了抑菌性研究,考察了酶解时间、牛津杯加液量、酶解液的浓度、酶解液的放置时间几个因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红蛋白酶解液对黑根霉及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更明显.
筛选两株表型差异单倍体菌株作为亲本,二者杂交获得F2群体共200株,利用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表型分布在两极端的菌株(39株)进行PCR扩增,运用t检验分析不同位点的基因型在两基因池中的差异显著性,以此获得与糠醛耐受性相关的微卫星位点.结果发现两个与糠醛耐受性有关的微卫星位点,其中2P3位点在两基因池中达到显著差异(P=0.039< 0.05),而位点2P5达到极显著差异(P=0.000< 0.01);对于微卫星位点2P5,耐受亲本P1在该位点的基因型(333 bp)在子代耐受群体中出现率为72.2%,而敏感亲本P2的基因型(318 bp)在子代敏感群体中出现率达100%(333 bp出现率为零).上述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2P5的基因型在群体分离中达到极显著差异可能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相连锁,在分子设计育种方面可用来选择有利等位基因,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以李子为主要原料,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pH值、酵母添加量4个因素对果酒酒精度的影响,并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李子果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1 d,发酵温度21℃,初始pH值4.0,酵母菌种添加量7%.在该条件下酒精度为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