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以大叶尾张蜜柑澄清果汁及带渣果汁为原料,接种酿酒酵母后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分析酿造7、14、21、28、35d后果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法描述化合物的气味性质并确定气味强度.结果表明:澄清果汁组及带渣果汁组中分别检测出78种及76种,主要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其中酯类是最主要的风味物质,占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醇类物质,二者在整个过程中均占总量的80%以上.其中,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及正己酸乙酯是主要的酯类化合物;苯乙醇及1-戊醇是含量最多的高级醇类,在酿造过程中分别呈现降低和升高的趋势,澄清果汁组及带渣果汁组在酿造35 d后含量分别为10.72、59.58 μg/L和8.75、83.17 μg/L.采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结合质谱检测技术得出,2种不同原料对果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重要的影响:以柑橘澄清果汁为原料的果酒香气做出主要贡献的特征香味的物质主要有7种,分别为甲酸异戊酯、正己酸乙酯、D-柠檬烯、苯乙醛、苯乙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占总量的68.04%;而对于以带渣果汁为原料的果酒中,分别是丙烯酸2-乙基己酯、正己酸乙酯、苯乙醛、辛酸乙酯、苯乙醇、癸酸乙酯,占总量的48.10%,略有差异.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在微生物生长和脂肪酸合成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生物ACCase的分类、结构与功能、代谢作用和抑制剂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微生物ACCase类型主要分为真核型(同质型)和原核型(异质型)两大类,分别以酿酒酵母ACCase和大肠埃希菌ACCase为代表.结构与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异质型ACCase的BC和CT亚基的晶体学、作用位点等方面.许多研究表明ACCase在微生物的生长和脂肪酸合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ACCase活性减弱和丧失会导致菌体生长减缓或无法存活,脂肪酸的合成也明显减弱.面对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抗药菌,以微生物ACCase及其亚基作为抗生素筛选靶标,成为筛选和合成新抗生素的重要方向,目前己取得一定进展.
中国地缘辽阔,气候适宜,水果品种繁多;水果经发酵酿制成口味独特兼具水果果香的果酒.由于我国果酒生产当前仍存在原辅料的使用缺乏理性依据、生产标准不够健全等问题,造成我国果酒产业在酒业市场的份额相对较低.文章基于我国果酒原料的地域分布特点和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果酒在酿造、生产工艺方面、营销策略及生产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并简要预测和评估了果酒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旨在为我国未来果酒业的发展理清方向.
采用自制PVPP吸附啤酒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实验发现:PVPP的交联度为0.5%,用量为0.3g/L啤酒时,啤酒中多酚类物质的残留率为18.25%,回收再生PVPP的吸附能力为新PVPP吸附能力的98.53%。
本文采用浅盘发酵法制作麸皮红曲,旨在提供一种发酵时间短且不易染菌的麸皮红曲的固态发酵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研究原料配比、料层厚度、水分、培养温度和时间对麸皮红曲酯化力的影响,并且以酯化力为标准确定麸皮红曲的最佳制作条件.将红曲应用于黄水的酯化以提高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含量.通过GC-MS测定并比较总酯、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探究乙醇浓度与pH对酯化过程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酯化条件,从而达到酿酒副产物的回收利用.麸皮红曲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原料配比(麸皮:黄水:自来水=100:15:75,w/v/v)、料层厚度(1.8 cm)、水分(47%)、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48 h).黄水酯化研究表明,初始乙醇浓度分别为15%和20%,pH为3.5时,酶促催化反应15 d,所得总酯的含量分别为0.63 g/100 mL和0.64 g/100 mL,其中代表性挥发性组分(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相对百分含量从14.33%分别增加到42.70%和31.30%.
采用PCR技术以酿酒酵母CICC1747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醛糖还原酶基因GRE3,插入到pET-15b载体的Nde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之间,构建了酿酒酵母醛糖还原酶原核表达载体pET-15b-GRE3.将该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Rosetta(DE3)中,重组菌株用IPTG诱导表达,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醛糖还原酶活力,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初步优化.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分子量约37 kD处有明显的特异性蛋白质条带.发酵液的比酶活最高为54.94mU/mg,与酿酒酵母野生菌株相比提高了近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