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从药理学角度验证抗感袋泡剂的功效.方法:观察抗感袋泡剂灌胃给药后对鲜啤酒酵母所致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对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对氨水所致咳嗽模型小鼠的镇咳作用,再通过测定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观察其祛痰作用.结果:抗感袋泡剂可使发热大鼠体温降低,小鼠耳肿胀明显减轻,小鼠咳嗽次数减少及咳嗽潜伏期延长,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结论:抗感袋泡剂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镇咳、祛痰作用.
以硒酸精氨酸(ASe)为有机硒源培养富硒酵母,并添加维生素E(VE)观察其对富硒的协同作用.分别以不同添加量和时间在培养基中添加ASe,在添加硒浓度为120 mg/L时补加不同浓度维生素E,用称重法测定生长曲线,原子荧光光度计测硒含量.结果可见与二氧化硒(SeO2)相比,添加ASe对酵母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培养酵母4 h后添加120 mg/L硒,8 h收获,酵母硒含量达到87.0051 μg/g干酵母.维生素E能促进酵母生长,但对硒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ASe能被酿酒酵母富集.
介绍了UASB-CASS工艺处理啤酒废水的工艺设计及运行效果.工程设计规模为3 000 m3/d,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运行,出水CODCr ≤ 80 mg/L、BOD5≤20 mg/L、氨氮≤15 mg/L,SS≤70 mg/L,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费用低、管理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与重要的经济价值,利用酿酒酵母进行萜类合成具有低价、高效等优势.然而部分植物源合成萜类的关键酶在酿酒酵母中难表达、产量低,难以工业应用,因此有效的调控策略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萜类化合物在酿酒酵母中的合成途径入手,介绍了关键酶、代谢途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和人工合成染色体技术4个方面的调控策略在酿酒酵母合成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阐述了关键酶的筛选、改造,理性与非理性设计,MVA途径、乙酰辅酶A合成途径与亚细胞结构的代谢途径改造的优势.指出了多重调控策略组合调控的方式是实现酿酒酵母高效合成萜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此外,CRISPR基因编辑系统与人工合成染色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酿酒酵母细胞工厂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有力工具.
为探索“花11”大麦氮、钾肥料的最佳配比,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氮、钾肥料最佳配比在N2K3 (N 16 kg/667 m2、K 12 kg/667 m2),虽然产量不是最高,但在抗倒性、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麦芽浸出物等综合性方面表现较好.
为探究高压脉冲电场(PEF)对微生物的钝化机理,该试验主要采用Lowry法、SDS-PAGE电泳、APIZYM试剂盒、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测定PEF处理对酿酒酵母蛋白质含量、胞内酶活性和DNA等的影响.结果显示:PEF处理后,酿酒酵母胞内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SDS-PAGE电泳图分析发现酿酒酵母胞内蛋白谱图不清晰,且有小分子和60 KDa以上大分子蛋白谱带缺失,酿酒酵母细胞内13种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细胞DNA含量降低,部分DNA变性.PEF钝化微生物与其胞内酶失活、蛋白质和DNA发生外泄或变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