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与苯甲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壳聚糖酯,研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用红外光谱确证其结构,并分析产物的性质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0℃、时间3h、反应物(苯甲酰氯/氨基葡萄糖残基)摩尔比6∶1时,壳聚糖的C6-OH和C3-OH被酰化生成酯,该酯在多种有机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pH 3.5~7.5范围内,对受试茼种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pH 6.5时,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03%,对啤酒酵母的MIC为0.07%.这表明,苯甲酸壳聚糖酯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抑菌性.
基于 Design -Expert 软件,通过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以发酵米线重金属镉(Cd)的消减百分率为指标,研究发酵米线最佳镉消减菌株配比。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镉消减菌株配比,即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嗜酸乳杆菌添加量(V /V)分别为2.84%、2.31%、3.00%,通过验证实验测得该比例添加量下镉的消减百分率为79.94%,与方程预测值80.87%相近。发酵米线最终产品中重金属镉含量为0.08 mg/kg(以大米水分含量折算),比大米镉含量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值低60%。研究表明,发酵米线重金属镉的消减百分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发酵菌株的组合优化来实现。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白酒基酒除浊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白酒基酒除浊的方法首先经过两步蒸馏将待去除的导致白酒降度后变浑浊的物质富集,然后通过低温过滤的方式将这些物质去除。该方法对导致白酒降度后变浑浊的物质的去除率可达95%,且基酒中主要的香气物质并未见明显降低,不会破坏其感官品质。并且,直接以基酒作为除浊的原料,与将成品酒作为目标相比,体积更小,操作更加方便,节省了成本。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葡萄采收期的确定是影响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梅鹿辄葡萄在不同采收期果实基本理化指标和多酚指标(皮总酚、皮单宁、皮花色苷、皮类黄酮、皮黄烷醇、籽总酚、籽单宁、籽类黄酮、籽黄烷醇)的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确定梅鹿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在2012年和2013年,梅鹿辄葡萄果皮各多酚物质的含量在成熟前期都呈缓慢上升趋势,至9月3日后,它们各自的变化都较小并趋于稳定(果皮单宁除外);而葡萄籽各多酚物质的含量在成熟前期的变化趋势虽存在差异,但都在9月3日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成熟过程中,葡萄籽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始终高于果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梅鹿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在9月10日.该分析方法将基本理化指标与多酚指标相结合,能够更客观、全面地确定该地区梅鹿辄葡萄的最佳采收期,为酿造优质干红葡萄酒提供理论参考.
本发明涉及白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曲五粮浓香型白酒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高粱、糯米、大米、玉米、小麦四种粮食作为原料混合制备四粮浓香型白酒,使得制作的浓香型白酒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其口感较佳,饮用后有回甘的感觉,入鼻清香、柔软,并结合原料处理、清蒸糊化、摊凉拌曲、入箱糖化、配糟入窖、封窖发酵、揭窖蒸馏、入库贮藏等工艺步骤,使得原料高粱、糯米、大米、玉米能够被完全解胶,使得淀粉完全裸露出来,并通过清蒸糊化步骤,使得原料熟透并且不粘手,确保原料无生心,进而提高了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出酒率,改善了浓香型白酒的质量。
本发明涉及的是以热带与亚热带水果:荔枝、菠萝、芒果、木瓜和西番莲为原料,进行加温酶化处理,控温混合发酵后进行蒸馏而发酵酿制的水果白酒。其工艺选果、漂洗、去皮、去核、打浆(破碎)、酶化处理、混合发酵、过滤、分级蒸馏、陈储、调配、冷冻、过滤并包装后即为成品。酒度为38~5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