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柑橘果实加工后剩下的大量柑橘皮往往被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造成浪费.利用其中的纤维素及果胶类物质可以提供碳源生产单细胞蛋白,并提高其中关键氨基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的产量,以及促进单细胞蛋白在作为饲料时的吸收效率.经单因素实验可使关键氨基酸的总产量最大:苏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分别为2.03×10-3、3.58、1.49× l0-2g/L,共3.60g/L,占总氨基酸14.77%,优化后的培养基为60g/L柑橘皮渣、21g/L尿素,接种量为20%(V/V)的混菌(黑曲霉∶啤酒酵母=1∶1),最优发酵时间为5d.
本发明公开了加快酱香型白酒老熟的贮存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提高贮存温度,促进了酒体中各物质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缩短了酒中各种香味物质达到平衡的时间。在60℃下贮存,经四个月后酒体变得醇和,出现陈味,且没有返生现象,大大的缩短了酱香型白酒的贮存时间。能较好的解决酱香型白酒贮存时间长的问题,同时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酱香型白酒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方法适合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
随着检测手段的丰富和测序手段的日渐发达,生物过程表现出数据量大、种类多、时变性和相关耦合性的特征,反映了过程中基因、细胞、反应器不同尺度特性的混杂性.提出了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过程全局优化方法,利用基因组学、数学模型、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物组学和代谢流组学数据,结合反应器流场特性和细胞生理特性的关系,对生产菌株的限制性瓶颈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决.以广泛应用于合成生物学的宿主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产抗生素的放线菌属和顶头孢霉,以及用于有机酸和异源蛋白表达的黑曲霉为主要案例,对生物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为生物过程的全局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酒生产蒸馏装置。它包括底锅、燃烧器、酒甑、冷凝装置等。底锅除容积空间外,还具有夹层和相对密闭的加热空间;燃烧器位于底锅的加热空间内;车间烟道内设置有换热器,该换热器的进水管与冷凝装置的出水管相连接,其蒸汽输出管与底锅的进汽管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传统的底锅进行了改进,燃气在相对封闭的加热空间内进行燃烧加热,热散失量小,加热量容易控制;在车间烟道内设置了换热器,将冷凝装置排出的部分热水经换热器汽化后引入底锅内,从加热空间内散失的热量系统余热大部分得以回收利用,这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了热效率,使冷却水得到了循环利用。底锅不会出现“干帮”现象,从而有利于酒质的稳定和提高。
苏啤6号原名"盐99175",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于2000年以浙皮1号为母本,单二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2001年用单二大麦回交,后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属春性中熟二棱大麦。2011年3月获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命名,鉴定编号为:苏鉴麦201102,是一个优质、高产、多抗的啤酒大麦新品种,适宜江苏大麦产区种植。该品种已经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公告号为:CNA005043E。
利用带有蜂窝陶瓷的气升式内循环(IAL-CHS)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啤酒废水.实验发现,陶瓷表面很容易形成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生物膜.分别进行了间歇的批式和连续流的处理实验.间歇处理啤酒废水时,IAL-CHS反应器表现出很高的废水去除效率.连续处理时,COD为1 000 mg/L左右的进水,在7 h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出水达到40 mg/L以下,其COD去除率高达95.5%,有机负荷达3.52 kg/(m3·d).对蜂窝陶瓷载体内流态进行观察及分析,认为其流体呈湍流状态,有利于氧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