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冻害是制约中国北方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葡萄根系的抗寒能力很弱且随品种遗传性状差异而变化.为鉴定不同品种酿酒葡萄根系抗寒性,为葡萄越冬冻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赤霞珠''美乐''马瑟兰''威代尔''西拉''北玫''北红''龙眼'8个品种酿酒葡萄根系为试材,测定其在模拟自然降温冷冻过程中的生理响应指标(过冷却点、结冰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电导率及半致死温度).运用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8个品种酿酒葡萄根系的抗寒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影响葡萄根系组织的抗寒性.2)供试的8个品种葡萄根系抗寒能力可分为3类:弱抗寒型('赤霞珠''美乐''西拉'),过冷却点–3.8~–3.2℃,结冰点–2.8~–2.3℃,半致死温度–4.34~–3.19℃;中抗寒型('北玫''马瑟兰''威代尔'),过冷却点为–5.4~–4.4℃,结冰点在–4.1~–3.7℃,半致死温度–5.90~–4.43℃;强抗寒型('北红''龙眼'),过冷却点在–6.4~–6.3℃,结冰点–5.2~–4.8℃,半致死温度–6.55~–6.11℃.3)根系抗寒能力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性差异,8个品种葡萄根系的抗寒能力强弱顺序为:'北红'>'龙眼'>'北玫'>'威代尔'>'马瑟兰'>'赤霞珠'>'美乐'>'西拉'.过冷却点、结冰点温度可以作为评价葡萄抗寒性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对于完善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及指导防寒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筛选性状优良的野生酿酒酵母,对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葡萄自然发酵期间酵母菌群的变化.方法:利用WL培养基,对分离自吉林松源的"双红"、"双优"、"赤霞珠"和"黑塞比尔"4个葡萄品种自然发酵液的245株酵母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中的120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利用WL培养基可将245株酵母分为6个营养类型.结合酵母菌菌株5.8S-ITS区域的RFLP分析,4个葡萄品种的自然发酵液中共有5种酵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粘红酵(Rhodutorula glutinis)、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和假丝酵母属的Candida sorbosa.结论: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双优"品种的自然发酵液中可能存在性状优良的野生酿酒酵母.
以浒苔、石莼、豆粕、扇贝边、葡萄糖、贝壳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为原料配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利用酿酒酵母菌菌液和碱性蛋白酶制剂对刺参饲料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得到5组实验用饲料,分别为对照组、发酵组、酶解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92-0.02)g的幼刺参42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刺参.结果显示,不同的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的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脏壁比(R)无显著性影响(P>0.05).复合组和鲜浒苔组SR要显著高于酶解组(P<0.05),而与其他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浒苔组WGR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复合组和发酵组WGR显著高于酶解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幼刺参的SGR规律与WGR一致.鲜浒苔组FC显著低于对照组、发酵组和酶解组(P<0.05),与复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摄食饲料时间的推移,对照组、发酵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淀粉酶(AMS)活力先升高再下降后趋于稳定,而酶解组一直呈现下降趋势.酶解组纤维素酶(Cellulase)活力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组呈现波动变化,且均高于初始活力值.随着摄食饲料时间的推移,除酶解组外,其余各组胰蛋白酶(TRY)活力前后时间点变化差异不大,且每个采样点幼刺参TRY活力大小顺序始终是对照组>复合组>鲜浒苔组>发酵组>酶解组.不同浒苔型饲料饲喂的幼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鲜浒苔组ACP活力最大,且与复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鲜浒苔组和复合组AKP活力显著高于酶解组和对照组(P<0.05),与发酵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组SOD活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发酵组和酶解组(P<0.05),而与对照组和鲜浒苔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幼刺参在摄食先酶解后发酵的饲料后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效果,并可改善自身肠道消化,维持正常免疫.这为解决刺参饲料原料短缺以及浒苔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CGMCC No.2266不对称还原β-羰基苯丙酸乙酯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将干重为430 mg的100 ml菌液50℃预热处理30 min,以2%海藻酸钠固定化得到的直径为2 mm的固定化细胞增殖培养72 h,在300 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转化17.2 mmol·L-1β-羰基苯丙酸乙酯,摩尔产率和对映体过剩值可以分别达到92.2%和100%.固定化细胞可以较好地重复利用于转化反应10次.产率随底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分批加入底物可以降低底物浓度过高对反应过程的抑制.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酿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白酒生产装置,包括震动结构、输送结构和搅拌结构,所述震动结构的出料端正对所述输送结构的第一进料口,所述输送结构的第一出料口正对所述搅拌结构的第二进料口;所述震动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承料组件和震动组件;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组件和输送组件;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连接搅拌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介质和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加热器、鼓风机和出风喷头。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酿酒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蓬松程度和适宜温度,并提高酿酒原料的搅拌均匀度。
研究建立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可简单、快速检测啤酒及海产品中甲醛的含量.在以醋酸铵为缓冲溶液的介质(pH7)中,甲醛、醋酸铵以及乙酰乙酸甲酯混合后在60℃条件下反应3min生成有色物质,在3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探讨最佳的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3.2×10~(-6)mol/L,且甲醛标准溶液的浓度在0.8×10~(-5)~8.0×10~(-5)mol/L之间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分别测定4种海产品和3种啤酒中甲醛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4.5%~107.4%和94.6%~114.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