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4~2005年我国北方6省酿酒葡萄主要产区葡萄取样和宁夏芦花台园艺场田间试验葡萄化验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酿酒葡萄主要品质因子总糖、糖酸比pH、单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每个地区酿酒葡萄综合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段.结果表明:2004~2005年贺兰山东麓的御马、玉泉营、广夏三基地、贺东在庄园;河西走廊的高台、武威;新疆石河子酿酒葡萄品质优良,渤海湾的烟台、蓬莱、昌藜等地酿酒葡萄品质表现一般.酿酒葡萄综合品质主要受果实着色期、全生育期和7~8月的降水量和水热系数的影响,其中降水量起主导作用.果实着色期气温日较差和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对酿酒葡萄综合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果实着色期的最低气温.采样地区的光照、温度等气象条件基本适宜酿酒葡萄品质形成,对优质酿酒葡萄形成没有大的限制作用.
针对西部极端微生物资源开发,从川西北高寒草地野生花粉中分离耐高渗的酵母菌株.通过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分离出的3株编号为SCU-1、SCU-2、SCU-3的酵母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3个菌株为: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克鲁丝假丝酵母 (Candida kruse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对3株酵母菌株的产甘油鉴定结果显示,耐高渗粉状毕赤酵母可通过产生甘油适应外界渗透压变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白酒酿制装置,由烧锅、烧锅下部的灶具、与烧锅上部连通的气杠、通过气杠与烧锅相通的冷凝器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结构完整紧凑,体积小,便于移动,适于家庭使用;省去了传统的大型炉灶,不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无需与外部的供排系统联接,可单独进行封闭循环,无废水排放。
研究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热榨花生粕同步提取花生非淀粉多糖和抗氧化肽,为花生粕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发酵产物的可溶性氮浓度、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非淀粉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菌种比例、接种量、营养盐溶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比例1∶2,接种量3mL,营养盐溶液添加量30mL,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42h,水浴温度40℃,水浴时间6h。此工艺下发酵产物的可溶性氮浓度为46.32mg /mL、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为71.90%、羟自由基清除率为96.96%、非淀粉多糖得率为4.36%。发酵产物经乙醇沉淀和超滤分离得到的花生非淀粉多糖和抗氧化肽产品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金属离子螯合力和还原力等4大类抗氧化活性。
应用梯度提取、反复重结晶及硅胶色谱法分离和纯化,采用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对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从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1)、麦角甾醇(2)、β-谷甾醇(3)、麦角甾醇过氧化物(4)、啤酒甾醇(5)、甘露醇(6)和1-油酰基-2-亚油酸-3-棕榈酸甘油(7),并对其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油状组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主要为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41.949%)、反油酸(反9-十八碳烯酸,含量为27.696%);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麦角甾醇的含量,与海鲜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滑子蘑、平菇等食用菌子实体比较,结果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麦角甾醇含量为15.65 mg/g,平菇为21.43mg/g,杏鲍菇为10.16 mg/g,香菇为13.34 mg/g,金针菇为9.48 mg/g,滑子蘑为10.43 mg/g,海鲜菇为14.42 mg/g.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酒酿造工艺,具体公开了一种催熟和防止返生的白酒酿造方法,本发明采用在发酵中,窖泥和/或酒糟中混有汝瓷和/或汝瓷釉粉的方法进行白酒酿造。其优点是:本发明利用汝瓷或汝瓷釉粉在白酒的发酵环境中能够产生压电效应的特性,进而产生能够促使乙醇分子簇的自扩散系数减小的电磁场,从而抑制了乙醇的自扩散系数在高温下增强,从而改善了白酒的口感,起到催熟的效果;另一方面,白酒中的化合物的形成在发酵过程中就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当白酒的发酵完成,白酒中化合物已经形成较稳定的结构,因此相比于在发酵完成后再对白酒就行催熟的方法,本发明能够起到有效防止白酒“返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