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伊犁气候资源与国内外著名葡萄产区气候等生态因子对比分析表明,影响伊犁鲜食、酿酒葡萄发展的气候因子有温度、光照、降水量、日较差等.伊犁葡萄果实成熟期8、9月份有效积温1 992.9℃,水热系数K值0.2~0.4,K<1.5,日光能系数IH值6.9,IH>4.5,气候条件指标接近或超过国内外优质葡萄产区,具备生产优质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所需的气候条件,属优质葡萄产区.
利用响应分析法考察了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时间和水料比3个因素对微波提取酿酒酵母胞内谷胱甘肽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谷胱甘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处理20.96 s、提取时间为13.25 min,加水量与干细胞的比为22.20 mL/g,谷胱甘肽的提取率为13.06 mg/g,比单因素试验最高的提取率高8.3%.且与预期值相符.
为了筛选适宜的简化防寒方法以替代树体下架埋土防寒,采用温湿度实时监控技术,检测了泰安地区最低气温情况,并对比研究了泰安地区冬季最冷时段葡萄园在简易覆盖和埋土防寒情况下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月所监测葡萄园冬季最低气温达到-15~-16℃;与埋土防寒相比,各种覆盖方式均能显著提高不同深度土层温度的最低值和平均值,保温效果依次是双毡+膜>双毡=单毡>埋土。其中,单层毡布覆盖操作简易,价格低廉,其地下5 cm、10 cm、20 cm及40 cm土层极低温度分别为0.91℃、1.28℃、1.69℃、2.80℃,均在0℃以上,明显优于埋土防寒的-2.95℃、-0.45℃、0.66℃、1.80℃;覆单毡后地下20 cm土层的相对湿度为76.47%,较埋土防寒提高23.4%,利于葡萄度过干旱的冬季;覆单毡后赤霞珠的物候期比埋土防寒推迟7d;但发芽率和坐果率没有显著差别。本研究表明,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16℃的泰安或类似地区,采用覆毡的简易防寒方式有替代埋土防寒的可行性。
为研究不同初始C/N值的混合物料对甘蔗叶干法厌氧消化过程中理化参数以及产沼气特性的影响及产气最佳的C/N值厌氧消化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采用牛粪与甘蔗叶以及啤酒厂滤泥这3种有机固废物混合并加入自行研究设计的发酵罐里进行厌氧消化,并采用Nested-PCR(巢式PCR)技术扩增消化过程中细菌的16S rDNA V3区域,并通过DGGE方法分析初始C/N值为15.02厌氧消化过程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初始C/N值为15.02的混合物料产甲烷最佳,最高累计产气量为1 748.63 mL-kg-1,甲烷最高含量为59.26%,最高日产甲烷量为13.58 mL·kg-1;通过研究最佳C/N值为15.02的细菌多样性,可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丰富多样,样品间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相对较大,样品间存在与产沼气相关的共有的优势细菌.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GC-MS-SIM)测定食品中甲醛和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新方法.改进了样品提取方法,考察了样品提取时间及衍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振荡40 min,衍生条件为2 g/L的2,4-二硝基苯肼(DNPH)作衍生剂避光反应6 h;采用选择离子m/z 79和m/z 210进行GC-MS检测.结果表明,本法可消除复杂基体的干扰,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回收率在88.4%~93.8%;检出限为0.1 mg/kg.该方法已应用于面粉、面条、啤酒、饮料等各类食品中甲醛和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测定.
以山丹黄参为原料,对黄参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料液比、辅料种类、酿酒曲种类及发酵时间对黄参酒品质的影响,结合感官评定,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黄参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黄参:水比例为1∶100 (g/mL),淀粉为辅料,酒曲为清香型酒曲,发酵周期14 d;初步定性出60种化合物.其他理化指标显示所得黄参酒品质较好.